这两天抽空整理了下括号品牌
最近刚落地的一个新项目
从洞察到定位
从设计到落地
比较高效且效果不错的一个设计分享给大家
▼

咖啡机……?
其实,严格意义上来讲
它是一个智能咖啡手冲壶品牌
▼
MOOSUM 摩森
MOOSUM摩森是广东强力集团旗下的一个子品牌
主打智能咖啡手冲壶及其他智能小家电产品,进军出口市场
主要面向北美华人家庭、留学生等中高端消费人群
而销售渠道以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为主
北美市场具有比较高的购买能力
但电商平台的发展远低于国内
近几年,有大量国产小型家电产品通过亚马逊等平台输入到北美市场
凭借高性价比为国产品牌赢得口碑
但别看国外那么洋气,但实际上品牌化程度较低
恰恰为摩森打入北美市场提供机会
而大家对于日本小家电的趋之若鹜
来自于其品质感、体验感以及设计感的强大
但其实它们在性价比上并没有太大的优势
摩森希望瞄准这一痛点,将品牌定位成“可以
与日本高端产品媲美”的高性价比、高颜值、多功能手冲咖啡壶品牌
满足中高端消费者对于品质感生活的要求
在和客户沟通品牌特色的时候,客户认为这个咖啡壶最大的亮点在于:
一·摩森咖啡壶能够精准控制泡咖啡的温度,方便调试出合适口感的咖啡。
但根据大大君的商业判断和洞察
我认为这两点并不能作为一个品牌最有力的切入口
理由有一下几点:
一·很多华人消费者对于手冲咖啡的认知停留在咖啡店的层面
而咖啡壶面向的大部分是家用
讲一个还没形成多品牌竞争的领域,过早细分专业特点
并不能快速让入门级家庭用户感知差异
二·对于温度控制也好,对于出水体验也罢
客户更多的是感知一个便捷方式,而泡咖啡就是一个冲突
花时间=好味道,而我们产品就是要解决这个冲突
那必然是提供解决方案:不花时间也有好味道
这样做一个顶层的设定才够市场化
让人听的明白;而所说的两个点则作为品牌信任去支撑
三·对于手磨咖啡,更多人感知到是一个人在慢慢研磨
用心泡出一杯好咖啡
那么我们咖啡壶就是要替代这么一个人的工作
从场景塑造上讲,那它就是一个好的咖啡师
所以,基于以上的洞察分析和判断
大大君重新给予了这样的定位
而广告语则是从智能、功能性切入,强调易操作
高品质的咖啡体验,快速建立品牌差异化认知
对消费者形成功能上的教化:
从支撑这个“1步到味”这个概念上
不能空洞,所以我列出3条让消费者快速产生信任的论据:
大家看到了,我在广告语上特意使用
阿拉伯数字“1”去替代汉字“一”
就是希望营造一个视觉差异,让消费者产生注意力
而这个“1”又能在后面的功能利益点上进行拆解分布沿用
让这个1步到味的手法贯穿整个品牌
以后还可以延伸出很多关于1的品牌元素,让品牌可以生长
客户对这个方案和口号以及功能点演绎都非常满意
所以接下来就是设计如何去支撑强化表现这个品牌了
基于产品的日式极简风格
LOGO以及整个视觉系统也遵循此风格进行设计
采用最为简单直接的文字LOGO形式
以便应用在产品上的时候
给消费者一个整体统一、干净简洁的感觉
由于品牌主打北美市场
消费者对英文字母更加敏感
所以我们对英文品牌名“moosum”首先进行着重设计:
首先,考虑到市面上的家电品牌,多以粗体、无衬线
大写英文字母作为表现形式,来体现品牌稳重
可信任的感觉,因此摩森遵循此设计手法
简约的同时其实隐藏了诸多细节
为了进一步体现,字体被横向拉伸,重心偏低
字体笔画厚重、粗细统一
赋予其稳定的结构和稳重大方的气质
细节处,折角、收落笔处棱角分明
而曲线笔画弧度舒缓流畅
其中字母“M”中心的“V”形状作拉高处理
使字体重心与其他保持一致;字母“S”开口向中心延伸
笔画保持粗细统一,看上去比较规整饱满
在字体整体呈现横展下压趋势的时候
让字母“O”保持竖向椭圆形,会使两边空间突出
LOGO变得小气。因此设计师将字母O“放倒”
扁圆形状更有张力,也让LOGO形成块面,形态饱满完整
以上这些处理都是为了从细节处保证字体的视觉平衡
力求形体上张弛有度,力量和美感兼具
既有东方的内敛端方,也有欧美的时尚摩登
另外,品牌以黑色作为主色调,绿色作为辅助色
一方面黑色去繁就简、简约大方,更能突出产品高品质感的特质
另一方面,绿色蕴含自然、生命、希望等意义
帮助作为家庭用小型电器的摩森,向消费者展现亲近感
中文字体在风格上延续了LOGO简约
扁平的风格,笔画更细、更轻盈
是为了在中英文组合中突出两者的主次关系,视觉上有层次感
撇、捺笔画收笔处略微上翘
避免字体因太扁平而失去个性
中英文LOGO其他组合形式

辅助图形
关于辅助图形,很多同行又会问
是不是要又想贴膏药一样不断的贴一个重复有巨大的“超级符号“
这里我认为完全没必要的,因为咖啡壶是一种享受型消费品
不是那种依靠重复又一个简单的元素就制作成所谓的超级视觉
而是更多的内在的气质和调性,这个反而更需要克制
所以大大君认为这个要:
所以没有像惯性思维去简单粗暴的强入“1”
因为这个数字是一种传播口径的主张,气质远胜于重复识别
毕竟不是大批量且高频地出现在消费者眼前的品类
(所以,应该让某些咨询公司那套老旧的超级符号理论失望了)
辅助图形同样简约原则
采用具有韵律感的斜条纹作为主要元素
配合主副品牌色
分别用重构英文LOGO字体和大面积块状条纹,两种形式来演绎